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

條碼疑雲 生產國究竟該怎麼看



最近因為食品安全問題,國人開始注意生產國別,條碼成為辨識來源的方法之一,這種辨識方式究竟有沒有道理?靠不靠譜呢?德林將資料蒐集齊全後,來幫大家做個解釋,條碼的國別標示雖然有限制,但是若想完全保證原裝進口,用條碼辨識是真的有效的!

條碼-前三碼國別表


目前條碼的辨認方式,網路上有許多的爭議,甚至連新聞所寫的內容也不太一樣,到底誰對誰錯呢?其實大抵上說起來都是對的喔!我們先來說說看條碼的基本概念。

條碼的意義

條碼最一開始的目的是,當商品倉儲物流檢貨時好處理,因此在商品上架前,廠商都會去申請商品的條碼,以利商品的流通販售,條碼前三碼是代表國家,只要廠商有當地國家的商家註冊,就可以使用當地的國碼。


在這個前提之下,條碼搭配商品標示的生產國,可能產生三種情形

一、生產國與條碼國碼相符:假設我買的商品製造國家為日本,條碼也是日本的話,那商品毫無疑問是從日本進口的沒錯,如果您是想購買日本的商品,那購買這樣標示的商品是較無疑慮的。

二、生產國寫日本,條碼卻是台灣:這樣的狀況較為常見,廠商明明聲稱產品來自日本,甚至是日本原裝進口,但是為什麼條碼是台灣呢?

主要有兩種可能:
1.      原料來自日本,在台灣分裝:這種方式是最常見的,因為產品進口台灣必須支付關稅,原料則很可能不需要支付關稅,而且在商品經過包裝與當地品牌的支援後,所需的成本都會往上墊高,進口原料對廠商來說是相較之下划算的,而在分裝的過程中,可能除了主成分外,未必所有原料都從日本進口。
2.      產品由日本原裝進口台灣:第二種情況比較少見,也是許多消費者懷疑產品是否「原裝進口」的原因,這種生產方式,大多是台灣廠商尋找國外的廠商共同製造,然後掛上台灣的品牌,國外廠商只負責代工產品,通常這種合作方式國外的廠商品牌較小,較無品牌的名聲,主要由台灣廠商負責推廣與銷售,因此會以台灣廠商要求的內容物與品牌為主。


總結:消費者較難以分辨究竟產品是否為原裝進口,就成本結構來說,無論是哪種方式,廠商的成本都會比條碼與生產地相符來的低,就算是原裝進口採用第二種方式,也很少是國外大廠製造。


三、生產國寫中國,條碼卻在台灣:這種狀況和上述提過的有點像,大多是台灣廠商尋找大陸廠商代工,然後打上自己家的出貨條碼販售,所以購買商品時,需要同時注意生產國與條碼,避免只看條碼以為是台灣生產,卻高價買到made in China的商品


補充:有些商品生產國與條碼都是在日本,可是產品上卻有清楚的中文印刷,產品來源究竟有沒有問題呢?答案是沒有,除非廠商在條碼上面作怪,但是這將觸犯國際條碼的法規,一般這種狀況是,台灣廠商找日本廠商協助客製化,因此商品只在台灣販售,通常這樣的商品來源也比較能放心,因為能夠客製化在台灣銷售並打上自己的品牌,是較有規模的國外大廠所生產製造,品質水準較能安心。


延伸閱讀:
GMP 良好作業規範的重要性
IFS 國際食品標準認證
優質保健品的最佳來源 德國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